徽商之源头,江南都江堰
发布时间: 2021-06-29 浏览次数: 116

提到中国古代出名的水利工程,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灵渠、都江堰和江南大运河。但是,在徽州也“藏”了一座经历了1400年风雨的水利设施——渔梁坝。

渔梁坝位于歙县城南的练江中,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它始建于唐代,明代重建,距今有近1400年历史,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歙县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渔梁坝横截练江,使坝上水势平坦,坝下激流奔腾。若俯视,渔梁坝下,颇有范仲淹所观岳阳楼“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之景。

渔梁坝可蓄上游之水,缓坝下之流。无论灌溉、行舟、放筏、抗洪,都可兼而利之。坝长138米,底宽27米,顶宽4米,全部用清一色的坚石垒砌而成,每块石头重达吨余。其垒砌的建筑方法科学、巧妙,每垒十块青石,均立一根石柱,上下层之间用坚石墩如钉插入,这种石质的插钉称为“稳定”,也称元宝钉。上下层如穿了石锁,互相衔接,极为牢固。每一层各条石之间又用石锁连锁,如此上下左右紧联一体,构筑成了跨江而卧的坚实渔梁坝。至今仍在发挥着它的功能,渔梁坝的设计、建设和功能具有综合利用价值。国家著名古建专家郑孝燮先生说:“渔梁坝的设计、建设和功能,均可与横卧岷江的都江堰相媲美!”因此被称为“江南第一都江堰”。

在古徽州,渔梁坝的地位极为重要。其作用一是泄洪防旱,二是截流行船,三是美化环境。历朝历代都把坝之兴衰作为徽州兴衰的标志。作为几百年来新安江上大小商贾船队往来的一个重要码头,渔梁坝是明清时期徽商从这里起航承接家族兴旺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徽商之源”。曾经辉煌一时的徽商抵钱塘、下扬州都要从这里出发,堪称徽商 “梦开始的地方”。

提到渔梁坝,就不能不提渔梁老街。渔梁老街在歙县城南三里,据说形成于唐朝,因姚姓人家迁居渔梁而发展为村落。古村依山傍水,坝中间高两头低,就像一条游动的大鲤鱼脊背,因而得名渔梁村。渔梁坝建成后,这里成了长盛不衰的水运码头。渔梁老街特色的就是“亦店亦宅”,有许多前店中坊后宅式建筑。

在渔梁老街上漫步时,当地居民汪寺峡先生表示,渔梁坝就像一个看着他成长的长者,在家中长辈看来,渔梁坝就是一种安心的表现。并且,他还热情地为我引路,带领我找到曾经的崇报祠,现在的渔梁坝博物馆。

崇报祠的修建目的是崇报和祀奉历史上修建渔梁坝的有一功之臣和有识之士,如汪华、宋济、袁甫、赵希想、彭泽、张祯、陈理、朱廷梅等人,均有牌位设于祠中。但,现在它已经成为了一座关于渔梁坝的历史博物馆。展馆内主要展出渔梁坝建造工具和历代筑坝人物,再现当时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和古渔梁坝码头的繁华场景。建祠时,知府黄曾源题额曰“崇报立达”,作修坝记勒碑于祠,故称“崇报祠”。进入祠堂,天井左侧立有明朝时重修渔梁坝的题名碑和一块“严禁货物上岸”的禁碑;右侧则立着明清两代保护商旅免被敲诈勒索的管理禁碑;内堂左右墙上各种碑刻,记载着重修渔梁坝的经过和一批乐善好施者的事迹。

渔梁老街墙桅如林,商旅如云。“奠澄流而揽形胜”,渔梁坝不仅解决了徽州四县至府城的津渡之难,而且形成了“平衍停蓄,竟川含绿”的古款胜地景观。

2001年6月25日,渔梁坝作为唐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编辑:徐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