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立夏
发布时间: 2022-05-31 浏览次数: 10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季节,此时南方早稻已开始进入插秧程序,苏北水稻已进入落谷期,冬小麦产区也开始扬花灌浆,油菜也开始成熟。俗语“春争日,夏争时”说的是立夏节气开始,作物迎来了生长旺季,农民要做好插秧准备,不能错过了时节,不然影响后续作物生长。古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民间有以立夏日的阴晴推测一年丰歉的说法,认为立夏日无雨,天将干旱,正是“立夏日晴,必有旱情”。

立夏又称为疰夏日。所谓“疰夏”,就是中医所指的发于夏令的食欲不振、身倦肢软的身体特征。夏天来临,渐热的天气常让人有倦怠之感,所以,徽州民间有吃苎叶粿、鲜蚕豆、青梅、樱桃等各种时鲜果蔬以防疰夏之习。

立夏还有称人的习俗。有的悬秤于大树,多是给老人、小孩称量;有的悬秤于屋梁,女子互相称量,品肥论瘦,嘻哈打趣,俨然一种闺中游戏。《丰南志》载:“立夏,以秤权人体轻重,藉觇每年体质强弱,亦摄生之意也。”称人体重时,忌说“重”、“肥”等字眼,有骂人为猪之嫌;一般说“壮”、“胖”等。

同时,在立夏时节的黄山市,一种夏日消暑美食也悄然上市,它正是足以重新建构每个人头脑中关于豆腐的认知的观音豆腐。

观音豆腐看起来呈翠绿色,如翡翠般晶莹剔透,看上去弹性十足,又有别称为草豆腐。观音豆腐这一名字的来源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据传很久之前,徽州祁门、歙县等一些地方遭受灾荒,百姓饥馑,无以为食,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于是下凡点化,教百姓用这种神奇的树叶制作“豆腐”充饥,活人无数。为纪念这一巨大功德,故名“观音”。

作为一种消暑美食,观音豆腐的制作原料却极为简单。制作观音豆腐用的植物名为腐婢,土名臭娘子,有的地方称其观间草或是豆腐柴揉搓后,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该植物季节性强,所以观音豆腐也只在5-10月会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记者:徐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