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曲回廊弯九折 徽建筑里赏徽州
发布时间: 2019-04-11 浏览次数: 468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梦里水乡芳绿野, 玉谪伯虎慰苏杭。”徽州建筑散发着历史的沉香,行走在典雅的村头街巷,有一座座牌坊和粉墙黛瓦的古宅、古村、古镇……徽派建筑是积淀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朽丰碑,有自己独特的魅力。黄山学院学建筑的李国旺同学向记者详细解说了一番:“徽州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无宅不雕花’,明清以来的六百年间,每一处徽州建筑的砖、石、木构件上,都保留着独特的雕刻装饰。徽州建筑的雕刻题材广泛、包罗万象、涉及植物、动物、戏曲及历史故事、生产生活场景、神话传说及宗教题材、传统装饰图案等多个方面。徽州明清民居建筑大多是木梁架、砖墙结构。”徽州民居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它的正立面一般是一堵粉墙瓦黛的马头墙,门的开设及装饰就显得非常重要与珍贵。民居大门一般是由石库门、门墙、门楼组成。徽州地处皖南山区,村落多为天井式民居,依山傍水结构。比如说宏村的承志堂,精雕细镂、飞金重彩,是村中最大的建筑群,围绕着九个天井布置房间60余间,正厅和后厅均为三间回廊式建筑,两侧是家塾厅和鱼塘厅。青砖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堪为徽居典范。徽派建筑作为中国建筑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它集中反应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蕴和地域美学倾向。徽州建筑的房屋一般坐北朝南,倚山面水。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其收集雨水的功能源于早期砖木建筑防火之需要,又契和了风水学上“四水归堂”的说法,有吉祥寓意,让四方之财源源不断地流入家中。反映在“新自然不中式人居”中,天井更是居者“晨沐朝霞、夜观星斗”的景观空间,是“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在建筑空间完美的体现。同时,也代表了徽州人美好的精神寄托。

徽州既是徽商故里,也是重视文化教育之地,被称为“东南邹鲁”,这与徽州人重视教育是分不开的。“徽派建筑体现了明清时期以徽商为代表的徽州人的思想情感,它反映了徽商贾而好儒、崇文重学的思想。徽商在商业上取得成就后在强烈的宗族观念支配下回乡光宗耀祖。徽商们自然不敢越礼去建造与官邸威严宏达争雄的住宅,故而在雕刻的典雅与精湛上争奇斗富。有不少直接描绘读书为官场景的雕刻,其他一些蕴含吉祥寓意的动物图案也非常常见,如‘狮’与‘师’同音,徽州人在狮子造型的运用上极为普遍。此外,儒家思想的宗法礼制文化、程朱理学的封建伦理、道家老庄哲学无一不在这些精美的建筑中体现出来。”来自17建筑的邓亚萍向记者分析到。

徽派建筑的文化意蕴在于徽州建筑的物质文化中蕴含着深层的精神文化。它们虽然是无形的,但却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黄山学院的吕梦勤很乐意的分享了她的想法:“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条件得到了质的飞跃。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推崇绿色消费、生态的居住环境,更向往把自己的家安在有山有水的田园,刚好古徽派建筑落座于山水间,作为传统的建筑流派,徽派建筑给人的感觉,仿佛它们不再是一些真实的村子,而是一幅幅的水墨画。自然、古雅、隐蔽的徽派典型建筑风格,巧妙地把建筑与自然完美结合,是当之无愧的自然之宅。所以更多的人把适居视角转向了徽派建筑。”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湖光山色与层楼叠院和谐共处,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相辉映,行商坐贾囊中银两的碰击声,交织着乡儒学究的吟哦;精工细作的木雕窗棂,映衬出自然的山水如画。

记者: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