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人师傅多年坚守 非遗传承在进行
发布时间: 2019-04-11 浏览次数: 1220

相传刘伯温落难时创造性发明了吹糖人,这项从明末清初开始的技艺传承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如今制作糖人的师傅们越来越少,但儿时记忆里糖人的甜味久久不去……

在黎阳的古街巷里有这样一位大叔——他每逢周末出摊,摊子上简单摆放着制作糖人的工具,没有花里胡哨的装饰,也没有喇叭不停播放吸引顾客,他就安安静静的坐在摊位旁耐心等待,偶尔让好奇的小朋友们试吃试做。他是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之一吴荣军,吴师傅向记者介绍其从幼年时期便跟随家族长辈学习熬糖绘画。先从熬糖起步,选用上等原材料小火慢熬,熬制好的糖块呈现金黄色,晶莹剔透,绘制糖画前需要将糖块放在糖锅内溶化,这个过程忌心急,要的是温火慢熬,火侯过大容易将糖熬至发焦发苦,吴师傅强调画功在制作糖画时也尤为重要,这决定了成品是否栩栩如生。

吴荣军边向记者演示边说起与糖画的渊源,他在黎阳绘制糖画已经十几个年头了,当记者问到为何不选择固定店面,这样不仅不用忍受风吹雨淋还能有固定客源时,他略显无奈:“店面成本太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能成正比啊,我们也还要过生活,我平时是有正式工作的,也只有周末抽空过来摆摊,不想让老祖宗的手艺消失了。” “您自家孩子有跟您学习制作糖人吗,他是否有意愿继续将这一传统技艺传承下去呢?”“他现在在学习绘画了,糖画是肯定要教给他的,孩子现在还小,也不知道他以后怎么决定,但终归是希望他将手艺传承下去。”“那您有带学徒吗?将手艺教授给更多的年轻人?”“目前还没有,现在不少年轻人耐不下性子,毕竟刚开始学习挺枯燥无聊的,而且收入不高,他们也无法通过这个维持生活,有很多现实因素在里面。但这几年因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有一些年轻人对这些老手艺感兴趣,后期有开展教学的想法。” 吴师傅还告诉记者只有在节假日他才会表演吹糖人,平日里人少,到放长假的时候便会让小朋友们自己吹气他来拿捏,不仅干净又能让孩子们有参与感。

熔化成一百多度高温的麦芽糖,经吹糖艺人手口并用,金黄色的糖料变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这是一种古老又神奇的艺术。如今小孩子的玩具多了,糖人不再单纯是哄孩子的东西了,城市的街头巷尾也很难找到手艺人的踪迹。

黄山市非遗历经沧桑,浓缩了整个徽州地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历史,记录着思想、文化、制度、习俗的每一次变迁……几十年前,为了生存而选择糖画、砚雕、徽墨制作等技艺的老一辈工匠,很多已成为著名的工艺大师,带领着为兴趣和梦想而学习的年轻人继续传承着代代相传的老手艺,正演绎出非遗传承的新模式。

黄山市为保护非遗从机制、经济投入到营造氛围等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成为安徽省非遗保护传承的一个样板,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一直在路上,加大力度保护非遗传承依旧刻不容缓。

记者: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