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化的是习俗,永恒的是精神——开秧门
发布时间: 2019-05-31 浏览次数: 625

“雨足稻畦春水满,插秧未半青短短”。春日的暖阳最适合秧苗的生长。有了秧苗,便有了稻子,有了稻子,人们便可以填饱肚子。

黄山市,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这里处处美景美人。歙县是这美景中的一小部分,古名歙州,位于安徽省最南端,北倚黄山。由于歙县地处皖南地区,境内雄峰挺拔,峻岭逶迤,丘陵起伏,山隔壤阻,田少成片,地多散布,耕获不足。每到34月份,农民便忙着早稻的播种,为了好的收成,农民便将一部分希望寄托到神明身上。传说各路大神掌管各方大权,人们一旦冒犯了他们,就要遭灾或门头不顺,于是农民对各路大神都敬而畏之。在每年早稻播种的第一天,乡间要进行“开秧门”。

在这一天,农民一早便来到田野上,设宴请“田公、田母”,朝拜时,先插三根香与田埂上,还要虔诚跪拜。在屯溪、休宁一带,当家人去秧田选定“门向”,然后带泥拔出一块秧苗,置于茶盘,捧送回家放在供桌上,祭拜天地后,将带泥秧苗倒甩上阁板,如果全部粘上即为无灾无害生长良好的好兆头。其实,开秧门不仅仅是歙县特有的习俗,在江淮地区及全国各地都有它的身影。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生产习俗也逐渐淡化了,农民更加相信科技带来好的培育方式,因为这使得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不再把希望寄托在所谓的神明身上。

虽然这些生产习俗慢慢淡化,但是许多文献都记载它的由来、过程。在成新平《开秧门》写到:“开秧门啰……这嘹亮悠长的声音不知从哪位汉子口中传出来,唤醒了满城稻田,吹皱了一池春水……”读他的文章时仿佛置身于情景之中,让人跟随着汉子的口号不由得激动起来。

“开秧门”耗费着农民的体力和心力,一粒种子从浸种、育秧、播种、移栽、分渠、孕育、壮籽到收割,挥洒了农民无数的汗水。“开秧门”不仅仅是简单的生产习俗,它也是农民身上不怕苦难,与苦难作斗争精神的体现。“开秧门”虽然不再像以前一样活跃在田野中,但是它所带给我们的精神永远活跃在我们的心中。


作者:袁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