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中秋活动习俗——舞草龙
发布时间: 2019-10-06 浏览次数: 847

龙是中华民族图腾性象征,以龙为形象的舞龙活动普遍存在于各类庆典、礼仪仪式中,中秋舞龙作为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岁时习俗,主要分布在江南、岭南地区。古徽州一带主要包括歙县、休宁、祁门、婺源、黟县等地,就保留有此习俗。

中秋佳节,徽州古村落的居民都要扎草龙。由于舞动时要在龙体上下插满点燃的香火,故又称舞香龙、舞火龙、舞香火龙。扎草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收割稻田过后的稻草经十多遍的梳理洗净备用,先用竹篾将龙头、龙尾、龙身的框架编成初步形状,再用稻草进行扎制填充龙身。龙头的五官制作最为精细,采取编、插、织、嵌、镶、缠、绕、挂等十多种手法,用稻草一根一根地完成制作。不同村落的龙各有姿态,但都大同小异。

草龙制作完成后还要进行“生龙”仪式,叩拜,放鞭炮,各家各户都表示诚心接龙。

歙县桂林镇西坑村的出龙仪式最为独特。族老为舞龙队斟酒三碗,一饮而尽,高喊“国泰民安、五谷丰登”。随着喧天的锣鼓,族老为龙首点睛。点睛后的草龙便被赋予了全族人的美好祝愿,开始祈福。出龙仪式结束后,草龙便在祠前舞动起来。龙前有龙珠引着路线,再前面有开路灯笼,上面写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在祠前舞罢,龙队开始穿过各个小巷巡游。所到门户,家家燃放鞭炮,点烛拜迎,往龙身上添香,祈求来年风调雨顺。“送龙”是压轴戏,舞龙队往往把草龙抛入潭水中,以示龙归大海,祁佑民安。

历经六百多年,舞龙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偶有间断,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徽州地区大旱,蝗灾严重,百姓的生活潦倒不堪,舞龙的活动也因此搁置了。康熙十三年,西坑村妇潘氏在芦济凹横岭山坞中挤母乳救山猢狲之事,感动山神,天赐甘霖,集汇成小龙潭,百姓认为村中有神龙护佑,于是第二年又继续了舞草龙习俗。

而至今,传统习俗越来越受到关注,每年中秋,舞龙活动也成了许多外来游客、电视台记录摄影的重要活动对象,不同地区的舞龙形式不断丰富,其观赏价值也不断被开发。

作者:李婷

责任编辑:王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