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来了黄山玩,她是一个古建筑迷,很喜欢古色古香的建筑,好友兴致勃勃,想去一趟宏村,寻找一下古老的徽派建筑的风采。我在黄山呆的时间不短,但也还真是没去过徽派特色的古建筑——宏村。
我对于这类充满人文气息的古建筑并不似好友那般喜欢,相比满满都是古朴韵味的建筑,我更加喜欢“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所以对于这趟的宏村之行,我并没有报太大的期望,只是希望好友来一次黄山不要失望而归。可到了这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的地方,我才发现什么叫做人文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我们去宏村选的时间不好,五一期间来黄山的游客非常多,在宏村的售票处排了很长时间的队,我们才买好了门票,中午到的宏村,当我真正进入宏村的时候已经快下午两点钟了,来过宏村的人都知道,宏村的入口正对着的就是南湖,偌大的南湖倒映着构思精巧,自然得体的徽派民居,马头墙,小青瓦,仿佛与这山水浑然一体,宛如天成。好友在进宏村后就很是兴奋,指着这些古色古香的徽派民居,叨叨的说个不停。我不太懂她口着的各类徽派建筑的标志性特点,只是在这绿树,青瓦,碧水,蓝天的映衬下,即使是周围人声鼎沸,我的心也一下子静了下来。头一次觉得,到这样一个地方是对它的亵渎。
我们按照门票上的地图随着人群而走,南湖岸边杨柳依依,有写生的人在岸边搭起了画架,用心描绘一幅眼中的宏村。在宏村的宏际桥边有一个很大的广场,当然并不是我们在城市中看见的那种广场,黄土推成平坦的地面,有供游人休息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两颗粗壮的大树,树上记着红丝带,在宏村的地图上显示,这两棵树都是古树,一棵是银杏,另一棵则是红杨,在广场的周围是大大小小的商家,在宏村做生意的人不少,随着宏村旅游的火热,宏村随处可见的便是这些生意人。广场周围还可以看见很多条巷子,这些巷子弯弯曲曲的向村子里蔓延开来。吸引着人一探究竟。
我和好友都不是性急的人,随便选了一条弯曲的小巷,慢慢的往里走。在巷子的两侧,有不少的商家开着门向游客兜售一些小玩意儿,也有商家做了一些徽州特色的美食卖给游客。我们看到了一种黑色的食物,用编织的小娄装着,上面点缀着红枣和冰糖,问了老板才知道,这是徽州小吃中的一种,叫做乌饭。除了乌饭以外,在宏村道旁售卖的还有石头馃,苞芦馃,各式腊味等等。随着这条巷子走,是宏村的景点桃源居,德义堂和树人堂,徽派建筑讲究人与自然相容,在宏村的这三个地方,我充分的领略了这一点,桃源居的名字得益于庭中曾种植过一棵稀有的桃树而得名,好友听说过这个典故,但她在院中看了很久,也看不出是哪一棵树。去德义堂的时候,正好有古建筑保护的人正好在对德义堂进行保护性维修,我们只是浏览了另外一部分,正堂并不大,墙壁上悬挂着大幅的字画,字画的两边有楹联一幅,徽派建筑以木,石,竹,砖雕出名,在德义堂的正堂之中,两侧的墙面,头顶的梁柱之上,满是徽派木雕的身影,栩栩如生的孩童,瞪着眼睛的腾龙,各式各样的奇花异草于弦窗之上争奇斗艳。从这三个景点出来,长石条铺成的小道旁就可以看见随着长石条的小巷一条活渠蜿蜒着汩汩的向村中流去,渠中有河沙沉淀,清澈见底,有村民将活鱼养在里面,正吐着泡泡了。
在这活渠的尽头,就是著名的月沼了。月沼水常年碧绿,塘面水平如镜,塘沼四周青石铺展,粉墙青瓦整齐有序分列四旁,蓝天白云跌落水中,可谓是美如画。在月沼边上,有敬修堂和乐叙堂。进入乐叙堂内,门楣上有“汪氏宗祠”匾,乐叙堂的各式建筑保存完好,正门与月沼交相辉映,在蓝天绿树的映衬下,颇有几分水墨画的意境。从月沼再往东走,也还有几个徽派景点,务本堂,敬德堂,汪大燮故居还有南湖书院。务本堂,敬德堂,汪大燮故居仍是徽派建筑风格,多是以徽派雕刻装饰建筑,这其中以木雕,石雕居多,各有其值得一提的地方。然而这其中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南湖书院,相传明末的时候宏村人在南湖北畔建六所私塾,又称“依湖六院”,以供子弟授业解惑。色的“南湖书院”牌匾下,我们从这里走进南湖书院的大门,从角门入,是启蒙阁,如今的启蒙阁已经不似以往,现在摆了很多的椅子以供游客歇息。唯一值得提及的便是启蒙阁三字牌匾,在天井下,我仿佛看见了夫子立于牌匾之下,手持经卷,抚着泛白的胡须,领着孩子们一字一句的朗读着。穿启蒙阁而过,后面则是邸园,虽是保护性的修葺,但不免与书院古朴的气息有些格格不入。
穿南湖书院而过,我们又回到了南湖。已是傍晚时分,太阳西斜,南湖岸边的一些商家已经挂起了灯笼,红的,绿的,白的,蓝的,还有游人的身影形成了一幅静默的画卷,这是一种不一样的景色,也是一种不一样的体验,变得也不只是景色,还有我的心境。虽然疲惫,但也不虚此行。
本站记者: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