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膝看屏山
发布时间: 2015-09-21 浏览次数: 959

来源:黄山日报

“抱膝看屏山”出自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意思是用手抱着自己的双膝,远看如同屏风一样的山川。

  这里要看的,却是因“有山状如屏风”而得名的黟县屏山村。

  坐在屏山水口亭上,也闲闲地抱膝远眺。长宁湖畔,清晨的雾气缭绕中,风动荷香,有人悠闲漫步,有人倚栏沉思,有人与荷相偎,亦有人不停地用镜头定格……远处的屏山村,在几座山峰的簇拥下,气定神闲,悠然自在;近处大片的稻田桑园沿着村庄的蔓延,透着生活的朴拙与鲜活。

  这样的屏山,让你再也无法静坐,无法置身事外。

  走,这就让我们走进屏山。

  别长亭,过水口,走步道;走步道,过水口,上桥亭……也许你要看晕了,却真是这样的线路。原来,刚刚走过的是外水口,现在要进入的是近水口。这个近水口很是讲究,北宋中叶时建有石拱桥,桥上建有桥亭,亭内画有观音、财神、雷公电母等神灵图像,古代设有祭坛,为求神仙镇煞镇邪、保村护丁。

  有桥,自然有水。发源于吉阳山的吉阳水由北向南穿村而过,众多石桥横跨两岸,临水而建的房子敦厚挺拔,真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小桥是用两块长条麻石横向拼搭,简洁又极具美感,溪流每过一段便有向下延伸的石阶供人近水浣洗,可见设计之精巧。

  护河的石砌堤岸垒得整整齐齐,经年的岁月中,苔藓覆满绿草欣荣,石缝中每一处都有别样的景致。你看,那缝隙中钻出的几根芭茅草,临水照影,迎风摇曳,一样的活色生香;野月季巴巴地把自己的藤蔓往水边伸展,一路伸展一路花开,星星点点的牵引着你的视线,填满你的镜头。河水一路缓缓向下,走到中途被一个小碣坝拦住,于是漫过碣坝的水流便有了声响,有了气势,也形成一道白瀑有了飞溅的浪花,仿佛平缓的生活平添了活泼与朝气,轻巧与欢欣;旁边一棵大树靠着碣坝站着,孔武有力笃定威严的样子,仿佛这溪流的定海神针,安定又踏实。

  沿河众多的房子与房子之间,许多的小巷,幽幽地通向村子的中心。随便进入一个,两旁高高的马头墙,灰白色的古砖,青石板的小路,一下子仿佛进入时空隧道,回到鼎盛的明清时光。你看那占地500多平米的舒氏家族总祠堂菩萨厅,门楼四柱三间五分,外加两边八字墙上各有一个楼檐,合称七分楼,300多个砖雕菩萨,高浮雕、五彩色,令人叹为观止;紧邻其后的是当前国内罕见的明代祠堂舒庆余堂,全长96米,占地480平米,磅礴大气,恢宏富丽,大门铁皮包封,门环古拙,祠堂内墙裙、柱础等无一不精雕细镂,层次分明,令人大开眼界。

  在村中行走,你可以随意探访那些站立了几百年的老建筑。玉兰庭、敦仁堂、舒绣文故居,屏山拱峙、阴阳两极井、红庙……

  几百年光阴,多少面孔来来去去,多少故事浮浮沉沉,唯有这些建筑,沧桑坚忍,在岁月的风雨中依然伫立。仰望着那些高大的门楣,抚摸着粉墙上斑驳的云纹,倾听着建筑久远的历史,感受着古村深厚的文化,你知道,这就是你心底最美的徽州。

  把你从时空里拉回的,是那些休闲、时尚的店招。累了,进去喝杯茶,品咖啡,在文创店里找一些屏山印记,在小吃摊前来一个屏山煎饼,谁说不是一种享受呢。

  就这样,走走停停,当你在一个农家小院里吃完腊肉、干笋、毛豆腐、小河鱼出来,夜幕已经降临。这时的屏山,仿佛一下子掀去了温婉羞涩的面纱,变得烟尘、热闹起来,经过一整天的沉静,这样的热闹又是你骨子里所期盼、认可而想投入的。

  现在,小河边两岸,早已灯光旖旎。热闹的排档烧烤,露天的歌厅舞厅,特色的茶馆酒馆,精致的服饰配饰……屏山,在夜色中活泛起来。

  那么还等什么,你是不可能抵挡得住夜色屏山的诱惑的。没有矜持,没有束缚,去歌唱,去舞蹈,去大声说笑,去纵情欢乐,这就是你渴望的真实又畅快的生活……

  真喜欢这样的屏山,喜欢远眺下村庄那种迷离梦幻,不谙世事;

  真喜欢这样的屏山,喜欢近处时村庄那种亲切温婉,熨帖踏实;

  真喜欢这样的屏山,喜欢白日里村庄那种宁静悠远,古朴清雅;

  真喜欢这样的屏山,喜欢夜幕下村庄那种明丽鲜活,热闹欢欣。

  都说西湖浓妆淡抹总相宜,我说屏山喧闹宁静总相宜,一样的让你惊喜,让你留恋,让你沉醉,让你思念……

  再一次,水口亭外,抱膝看屏山。

  夜深了,屏山再次安静下来,仿佛婴孩般进入深沉的睡眠。月色轻柔,做一次深深的呼吸,把自己融进去、融进去,你就是屏山的一部分……





















(题图:屏山全景 仲晓摄影)

作者:刘菁兰

责任编辑:董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