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构建非遗保护传承利用全链条

时间:2025-11-12   浏览:10


 淮北市通过保护优先、活态传承、跨界融合三大举措,全链条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利用,让“老手艺”焕发新活力。

 

 坚持保护优先。全覆盖开展非遗普查,建立四级非遗保护传承名录,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18项、市级95项、县级181项。推动市、县(区)成立非遗保护中心,培育非遗体验基地8处,五铺中心学校(商派面塑)、濉溪民间职业泗州戏剧院(淮北泗州戏)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注重活态传承。组织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开设剪纸、面塑、淮北大鼓等非遗课程,2024年以来推动宗氏剪纸等6个非遗项目走进14所中小学校、覆盖体验学生超5000人次。口子窖酒酿造、临涣酱培包瓜制作、周氏面皮制作3项工艺成功申报省级非遗工坊。目前,全市拥有市级非遗传承人103人;申丽丽以全国唯一花馍类传承人身份,入选国家级“青年非遗视频创作哺育名录”。

 

 推动跨界融合。联动商业街区打造非遗主题空间,支持淮北烫面、临涣烧饼、陈氏扒鸡等非遗美食参展食博会,30个非遗项目参与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举办“淮风遗韵”非遗图片展、“乐享运河”古琴音乐会等,打造沉浸式、可持续发展模式。截至目前,淮北香包布艺等12个项目已实现企业化经营,濉溪古城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创新发展案例”。

 

 

上篇:http://www.anhuify.net/Page/Content?ContentId=21098

下篇:http://www.anhuify.net/Page/Content?ContentId=21109

稿源: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http://www.anhuify.net/Page/Content?ContentId=21101

编辑:邵如月

责任编辑:任智赟

审核:周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