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宗教文化
发布时间: 2017-05-10 浏览次数: 4160

道教

传入境内具体年代不详。据传,唐以前就有道教活动。黄山九龙峰下的九龙观,浮丘峰下的浮丘观是境内最早的道观。唐以后建真常观、升真观、城山观、步云亭、仙坛道观、松谷草堂、九龙观、东岳观、三义殿等10多座道观。其中九龙观、升真观、真常观由皇帝赐额。明末清初,道教逐渐衰落,原道观有的废圮,有的改为寺庵。少数道羽,散居在冷落道观中。民国时期,境内仍有少数职业道士,俗称知官。仙源城内东岳观、城隍庙内的知官。每年端午节挨户送符。中元节,为宗族祭孤魂野鬼。遇有瘟疫或久旱则设坛驱疫、求雨。建国后,境内道教活动绝迹。

史籍载:境内道教名人有公孙轩辕、浮丘公、容成子(三人均为传说人物)、窦子明、张松谷、玄阳、王九龄、王道人、黄自然、王绎、杜丑芳、吴日懋、申清虚、鸟巢等。他们的事迹,虽多属荒诞神奇,但也有精于医术和阴阳五行之术。如张松谷,隐居黄山,用草药治病,设坛祈雨,颇为灵验,尊为松谷真人。后人为其建庵塑像,奉为祖师菩萨。

  

佛教

南朝宋元嘉年间(424453),东国(今朝鲜)僧在黄山钵盂峰下建新罗庵,为佛教传入境内之始。唐贞观初(627649),太宗诏令天下交岳之处,建立寺刹。开元十八年(731),志满和尚在黄山白龙潭旁建汤院,宋敕名祥符寺。唐天宝六载(747),目轮和尚在黄山轩辕峰下建轩辕古刹,清改名福固寺。

唐中和二年(882),天竺(今印度)僧麻衣禅师在黄山翠微峰下建翠微寺。据不完全统计,唐宋时期,境内共建寺院37座,其中黄山19座,其他境域18座。朝廷赐额的有重兴寺、广仁寺、香林寺、真如寺、香城寺、新兴寺、龙吟寺、广福寺、兰若寺、松山寺、兴国寺、翠微寺、福固寺、芗林寺、五松寺共15座。

南宋至元,由于战争和异族统治,佛教发展停滞。200年间,境只建庙宇6座,而以前的寺院因年久失修,多有荒废。至明代,又有恢复发展。

  

活动

  黄山寺庙及其周围群众信奉的菩萨为四派。文殊院以南,紫云庵、慈光寺等,以敬奉文殊菩萨为主座,僧人多是普门和尚门徒。每年七至十月,香客从汤口入山,进香拜佛。文殊院以北,狮子林、云谷寺、福固寺等以敬奉观音菩萨为主座,僧人多是一乘和尚门徒。每年二、六、九月的十九日为观音菩萨三姐妹诞辰,朝山进香者络绎不绝。

翠微寺乃麻衣禅师门徒,奉地藏王为主座,每年七月三十日地藏王圣诞而举办庙会。松谷庵为张松谷创建,原为道人,死后奉为祖师菩萨,建庙塑像。为山下李、谭诸姓所敬奉。九月八日祖师诞辰,乡人入庙进香,顶礼膜拜。每10年度的当年五月迎菩萨下山,举办大型庙会。慈光寺、云谷寺、翠微寺、松谷庵为黄山四大寺庙,朝山香客,除太平县外,还远及徽、宁、池三府和江、浙、赣诸省。善男信女,大都朝九华、途经太平,从秧溪入境,经焦村,越汤岭关,至温泉,或经松谷庵、北海至温泉。翠微寺、慈光寺、紫云庵等处香火最盛。

责任编辑:王曼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