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安徽歙砚厂
南唐后主李煜曾说:“歙砚甲天下。”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也为歙砚留下“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縠理,金声而玉德”的美誉。即可想见,“歙砚”在古今文人的心中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其纹理、形状、功用为歙砚本身的独特性再添亮色。观安徽歙砚厂,可了解歙砚的“前世今生”,看其“歙”笔成趣,如何惊采绝“砚”。
安徽歙砚厂并没有处于街道闹区,而是深藏在一条小巷深处。初见大门,与一般厂房的雍容华贵不同,它的牌匾不大,极为谦逊,虽如此,却和歙砚的气质竟相吻合。
进入歙砚厂,没有喧天的哄吵声,有的只是零零散散从工作室传来的打磨和雕刻声。随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这间厂房不大,不过十来个工作桌,每桌坐上两到四人。雕刻师们敛声屏气,只关注手中那一方小小的砚台,所著的花纹或为云雾,或为迎客松等极富本地特色的景观。“歙砚有四大名坑,分别是眉子坑、罗纹坑、水舷坑、金星坑,歙砚的花纹很多,有一百多种。”提到歙砚是否有独特的花纹,工作人员这样介绍。另外,在挑选歙砚的时候,花纹也是评价砚台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挑选歙砚时,可以看它的纹理,还可以摸石头的光滑度、细腻度,另外,也可以通过听声音的方式或者在磨墨中感受砚台的品质。”
工作人员详细地讲述了歙砚的制造过程:“首先第一步是选胚,把胚选出来切成砚胚的形状。然后就是要设计,这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其次就是工人师傅进行雕刻和打磨,最后设计盒子和包装。”在这些半成品歙砚周围,还有许多看似相同、功用却大不相同的工具被一排排摆放在一起,其中有大小不同的敲刀。雕刻师一手紧握敲刀中端,另一只手握住锤子,让锤子敲在敲刀一边,以形成不同的胚形、线条和图案。在这些工具中,大部分工具都会分成三种尺寸,根据图案不同的大小、深浅,使用不同尺寸的工具以完成雕刻和打磨。
歙砚作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自身有其独特之处,工作人员也道破了歙砚为何能与甘肃洮砚,广州端砚,黄河澄泥砚齐名。“歙砚硬度高、密度大,比一般石头重,含有绢云母、石英等矿物成分,下磨快且细腻,又很容易清洗,只需用清水就可以冲洗干净,是别的砚台比不上的。”
这间厂房不大,砚台却摆了很多,看似随意地被弃在桌台上,平白多了几分桀骜之气。独看歙县,接连的歙砚店层出,安徽歙砚厂也镇坐于此,向世人传递着歙砚精雕细琢背后工艺之细腻与文化之厚重。
记者:郑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