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父者朱熹
发布时间: 2021-06-29 浏览次数: 1166

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在儿女们选择各种方式表达对父亲的爱和忆念时,涌上心头的总是那段时光里,无法忘却的背影,似懂非懂的父爱。

如果说儿女对父亲的爱总是迟来的顿悟,习惯的平淡,青春里的涩,父亲对儿女就是呱呱坠地时的喜,长大蜕变时的育,成家立业时的笑与泪,每一次对你的爱,像他背上的整个世界,长大后氤氲在每一次离别的泪眼中。在父亲节到来时,让我们一起回望古时朱熹为人父的智慧。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

世人皆知,此诗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却不想,这是一首教子诗,写的是陆游对儿子子聿的教育。著有《朱子家训》的朱熹,是徽州婺源人,南宋伟大的理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诗人、教育家,除去朱子的名誉,他还是一位父亲。其践行“寓慈于严”,曾说:“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

朱熹有一女,名为朱兑。一日,朱熹到女婿黄干家中,适逢黄干在外,只有朱兑一人在家,女儿因家贫只能用葱汤麦饭招待父亲,心中十分愧疚,显露在脸上。父亲一笑:“我儿切莫介意,这菜肴不同一般,可称美味可口。”吃罢饭,父亲写下一首诗,女儿见了,脸上顿露宽慰的笑容,并将此诗作为黄氏家训,流芳于世。

“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为父者朱熹,念之,教之。

朱塾,字受之,宋理学家朱熹长子。长子淘气顽皮,朱熹唯恐他在家不服管教,没有长进,耽误学业,便将儿子送到千里之外,拜吕祖谦为师,并写下《与长子受之》这一封给儿子的家书中指责、教导与期望、宽宥并存,字里行间流露出严厉和慈厚的父爱。

“盖汝若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不待远离膝下,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有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是旧时伎俩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

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而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与长子受之》

作者:陈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