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徽州街头从来不缺各式各样的小吃,各种老街古巷里,挑担子的,沿街叫卖的,免费试吃的琳琅满目。街头摊子上,除了毛豆腐,黄山烧饼和各种辣酱外还可以看见一种摊在平底锅中的扁平面粿,用一块油光锃亮的黑石头压在上面,面粿发出“嗤嗤嗤”的冒油声响,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引得行人纷纷驻足。
黄山当地人通常把用米粉或面粉等做的食物称为粿,这种粿子是用石头压扁的,所以俗称“石头馃”。从原料上分,这种粿子有米粉粿、油面粉粿和玉米粉粿三种。馃心一般是春天里采下的香椿嫩芽,去汁晾干,切碎后拌上猪肉丁和炒熟的黄豆粉。将这种馅卷在面皮中,用面皮包上,收口捏紧,然后压成扁圆形即成石头馃子,将其放在平底锅中炕烙,每个饼子上放置一块石头压着,使粿子能够均匀传热,让馅心熟透,边炕边按动石头,促使内部油脂渗出,一直炕至熟透取出即成。咬开后香气扑鼻,滋润味美,如配汤食用,其味更佳。
过去,徽商外出,都要携带这种粿子,粿可以说是徽州人最爱吃的点心。
传说在乾隆下江南时。途经歙县渔梁坝,上岸在凉亭歇息时,亭中有个石头粿摊,香气扑鼻,乾隆尝了一尝,入口便觉酥脆好吃,于是连声称赞,还赐了一枚“福”字小印,叫他在粿上印上记号,以便下次来吃。并告诉摊主以后遇到什么难事,可凭这颗小印去找官府。
从此卖粿人的生意蒸蒸日上,门庭如市,惹来了同行的妒忌,指使人寻衅滋事,后来闹到了官府,卖粿人急中生智,连忙将那枚福字小印呈给知府。知府接过小印一看,只见边款刻着“乾隆御制”四字,马上喝令退堂,向摊主赔礼道歉。从此,再也没有恶棍敢来欺负那个摊主了。这件事很快传遍了徽州府城,“福”字粿也就随之身份倍增了。
本站记者:梁姿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