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黄山游玩的人可能会发现黄山周边有很多古镇、古村落,走进这些古老朴素的村镇,便能感觉到浓浓的徽韵,究其原因,还是那些极具代表性的徽派建筑给人一种远离俗世喧嚣,置身古徽州的感觉。清一色的粉墙黛瓦,高高的马头墙,铺着青石板的曲折道路……错落有致的建筑物带给参观者与众不同的视觉冲击,若是碰上阴雨天,撑着一顶油纸伞,走在街头巷尾,就是活脱脱的《雨巷》里的场景,感受那丁香般的忧愁和芬芳。
徽州古民居远远地看过去就是一幅如梦似幻的水墨画,粉墙、黛瓦、马头墙、砖木石雕以及层楼叠院、高脊飞檐、曲径回廊、亭台楼榭等的和谐组合,构成徽派建筑的基调。这些建筑看似颜色单调,但细节方面却是极为讲究的,装饰在门罩、窗楣、梁柱、窗扇上的砖、木、石雕,工艺精湛,形式多样,造型逼真,栩栩如生,建筑技艺高超,如宏村承志堂前厅横梁上的“唐肃宗宴客图”和“渔樵耕读”、“琴棋书画”等木雕精品,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是每个导游必定要和游客细细介绍的地方,观赏者听完总会对会徽雕的精致惊叹不止。
徽派建筑的建筑结构受徽州文化传统和优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独具一格,有门楼、大厅式、穿堂式、大屋脊吻、飞来椅、格窗、高墙深宅等特色建筑格式。一般徽州建筑的大门都会配有门楼,规模稍小一些的称为门罩,其主要作用是防止雨水顺墙而下溅到门上,一般农家的门罩较为简单,富家门楼则十分讲究,多有砖雕或石雕装潢。一般大厅设两廊,面对天井,是明厅,三间敞开,用活动隔扇封闭,主要用于礼节性活动,如迎接贵宾,办理婚丧大礼等,平时也作为起居活动场所,是整套住宅的主体部分。穿堂又名回厅,大部分为木地板,位置在大厅背后,与大厅紧连,是大厅进入内室的过渡建筑,小三间与大厅相背,入口则由大厅正面隔屏的两侧门进入。徽州古建的词堂、庙宇、府宅等大型建筑,沿袭《宋营造法》官式作法,采用大屋顶脊吻,但造型与官式作法有所区别,具有徽派特色。飞来椅是对徽州民宅楼上天井四周设置靠椅的雅称。徽州民居沿天井一周回廊采用木格窗间隔空间,其功能有采光,通风,防尘,保温,分割室内外空间等作用。许多古民居四周均用高墙围起,谓之“封火墙“,远望似古堡,房屋除大门外,只开少数小窗,采光主要靠天井,这种深宅里居住的都是一个家族,随着子孙的繁衍,房子也会一进一进地套建起来,生动地体现了古徽州聚族而居的民风。
不过说起徽派建筑,除了民居外,牌坊也是其特色之一。古徽州文风昌盛、教育发达,为宣扬封建的伦理道德,表彰宦绩政声、孝子义士、节妇烈女等,徽州人多采用“立牌坊”的办法以传显荣光,流芳百世。著名的棠樾牌坊群、许国石坊、胡文光刺史坊等都含有一定的纪念意义。
徽派建筑外观简洁大方,内在华丽精致,美感含蓄于内不外露,古朴与典雅并存,至今仍保持着独有的艺术风采。
记者:何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