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工商业民俗
发布时间: 2023-04-26 浏览次数: 333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这是徽州当地的谚语,反映了当时徽州地区的生存现状。在明清之际,徽州是一个高移民地区,山多地少,人烟稠密,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加田园”的说法。为了生存,人们漂泊在外,求食于四方。由于环境迫使,徽州地区在长期外出经商后,形成了古时的一大商帮——徽商。故在工商业方面,也有一些自己独特的习俗。

接财神

在徽州,人们将农历五月五定为财神日,工商业者多在这天接财神。大家会准备好祭祀物品,盛放鞭炮,接五路财神。接财神反映我们民族对于兴旺、富强的期盼。但在现在,这样的习俗很难见到了,不过我们仍让看到一些店铺会摆放招财猫之类的摆设以求财。

开张礼

徽州新店开张这天,要在店门口披红结彩,挂金字招牌,燃放爆竹,有的还奏乐,以示庆祝。对开张这一天上门的顾客,象征性收下红纸包(货币退还),同时赠送一定的货物,如布店赠3尺红布,百货店赠送一件日用品等。现在,商店开张也是类似的流程,将古时的习俗传承了下来。当商店开张时,亲朋好友都会来祝贺,表达自己的心意,也祝愿生意兴隆。

学艺

徽州人民在古时多经商、学手艺。民国时期,学艺拜师必须经过中荐人出面,为师徒双方商议协约。洽妥后,徒弟要办拜师酒,向师傅行大礼。砖工学艺,一般一年出师;木工学艺,则为三年,均无工资,师傅只供给伙食。三年升为伙计,师傅给一定的生活费,艺成后才离师营生。就如我们现在的学习一样,都是要经过不断学习、磨练才可以掌握。只是,现在学手艺就没有以前的仪式感足了,多是交钱学习,没有以前的隆重。

这些习俗的形成,与当时的生活条件有关,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被简化,甚至是消失,但不可磨灭它们曾经存在过的痕迹。

记者:严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