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中秋,丹桂飘香。对于阜阳人来说,中秋节是除了春节以外最看重团聚的日子。同时也留下了许多的习俗,但是随着时代的更迭有一些传统的习俗逐渐被人遗忘和舍弃,但它们仍旧是专属于阜阳的中秋记忆。
中秋节在阜阳地区还有一个别称就是火把节。此叫法是为了纪念刘福通领导红巾军起义。相传元末明初,韩山童、刘福通组织农民起义,纷纷举火把回应,首克颍州。之后,阜阳市颍州区民间每至中秋节晚上,青少年就模仿红巾军用秫秸、葵秸裹以稻草,到野外燃,摇来摇去,待燃尽返,当地习称“撂火把子”。但由于部分原因,如今火把节也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里。
中秋之夜,除了拜月和赏月以外,阜阳民间还有摸秋的习俗。摸秋在一些地方也称之为“偷青”,一般在中秋晚饭之后,年轻人聚到一起聊天谈话,等到半夜时分结伴到村外,当路过有瓜果的菜地时便停止说话,选择自己喜爱的瓜果取走。摸秋有摸秋的规矩,下田不能带筐,只能用手拿,不能折断藤蔓、踩坏庄稼,不能摘下不要。对于种瓜果的农家来说,地里的东西十五晚上被摸秋了,不但不骂,反而感到高兴。据说摸秋会给农家带来好运,庄稼会长得更好。
同时阜阳民间还流传着“送月饼,杀鞑子”的故事。元朝末年,颍州的白莲教首领刘福通参加韩山童领导的农民起义,失败后,另组织红巾军继续反元。据传当年八月十五之前,刘福通命白莲教徒制作月饼,内藏小纸条,写上“切月饼,杀鞑子,着红巾”等字样,作为礼品,用红布包着分送各乡,约定八月十五晚上吃过月饼,头缠包月饼的红布,一齐举事,动手杀掉各乡驻守的元军。最后经过周密的布置取得了胜利。此后,送月饼这个习俗就被保留了下来,至今还在中秋这天送月饼以表情谊。
阜阳的传统节日里都透露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展现出了阜阳人的热情、朴实、真挚的情感。虽然有一些传统的习俗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每每到达中秋之际人们对于通过节日想要寄托的思乡思家之情永远不会淡忘。
记者:丁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