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蜿蜒写徽州
发布时间: 2015-10-25 浏览次数: 551


来源:黄山日报

东南邹鲁,礼仪之邦。文化,让徽州久负盛名。

  巍巍黄山、悠悠新安江,孕育了包括理学、医学、朴学、戏曲、绘画、篆刻、建筑、村落在内的徽文化,洋洋大观、千古不衰,为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今天,坐拥历史厚赠的黄山人民坚持打好“黄山牌”,做好“徽文章”,以文化魅力凸显城市特色,以文化动力激活城市活力,以文化惠民促百姓参与,努力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黄山。

  留住“活”文化

  走进徽州,就如同走进了一座露天的徽文化博物馆:传承已久的徽墨与歙砚依旧散发着芳香;大位小学的孩子们用灵巧的双手拨弄着算盘;罗氏宗祠在呈坎村展现着宏大的气势;曲折小巷、粉墙黛瓦把人的心留在西递与宏村;建筑上的木雕、石雕和砖雕在向我们讲述着古老的故事;精美楹联体现着徽州人好学求进、遵仁守礼与勇敢开拓……

  建筑是固态的文化。“十二五”以来,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力度。2014年初,在“百村千幢”工程初战告捷的基础上,我市不失时机地把“百村千幢”工程向徽州古建筑全面保护利用延伸拓展,实施徽州古建筑保护工程,使徽州古建筑的保护利用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全面化,再一次展示了黄山人对于历史的敬畏、对于未来的担当。

  “十二五”期间,我市累计投入70亿元,对空间形态类116处、单体建筑12类3358处古建筑进行全面保护利用,编制完成《徽州古建筑保护名录》,打造事业、产业19类1114处新型业态。古民居产权流转取得突破,获批通过古民居25幢,全市古民居产权流转交易信息平台基本建成。科技应用不断深入,国家文物维修样板工程(徽州区呈坎)等6类国家级项目相继启动实施。“百村千幢”工程入选国家文化创新工程。

  沈凯翔通过古民居流转认购了位于黟县塔川的一处古民居,投入700余万元对其进行修缮保护,包括屋顶翻漏、电路改造、地板修复、恢复园林等。

  通过修缮,原来破败不堪、漏雨严重的老宅子,现已成为拥有18间文化主题客房、2个酒吧的特色民宿“巢酒店”。营业以来,成为一处深受国内外游客钟爱、体验徽文化的好去处。

  我市在保护以徽州古建为代表的物质文化遗存的同时,大力实施非遗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十二五”期间,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围绕实施屯溪黎阳老街、黄山区甘棠-仙源、徽州区潜口、休宁县万安、歙县徽州府衙、黟县西递-宏村、祁门县历溪综合性传习中心等七个文化遗产密集区,大力推进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逐步将徽州文化的保护从实体保护拓展为空间保护和生态保护,从物的保护拓展为人和物的融合保护,从遗产的单体保护拓展为环境、人和氛围、意境的一体保护。

  目前,徽州文化与生态长廊“百师宫”样板街基本建成,“徽州四雕”“文房四宝”等一批生产性保护项目建成投产,轩辕车会等一批非遗民俗走进景区景点,万安罗盘等一批非遗企业入选中华老字号名录,砚雕世家等一批单位被评为省级非遗传习基地,歙县行知中学成立全国首家非遗职业教育集团。古朴淳厚的民间艺术“活”起来。

  发展“徽”产业

  “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并持续推进资源转化,让文化与旅游结合、与科技结合、与市场结合,不断提高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再生’能力,把文化资源优势不断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文化竞争优势。”黄山市文化委负责人如是说。

  “十二五”期间,我市不断加快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步伐。到目前,每年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文化产业项目建设达到100个,先后建成徽州文化艺术长廊、屯溪老街、黄山经济开发区文化产业园、黎阳in巷、徽州古城、徽州区徽州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一批具有徽州特色的省内外有影响的文化产业园区或基地;全市建成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1个、省级文化产业园区1个、省级文化产业基地9个,命名市级文化产业基地21个。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随着“徽州四雕”、文房四宝、万安罗盘、徽州漆器等传统文化企业转型升级,河马动漫、蓝猫动漫等新兴文化企业进驻黄山,《徽韵》、《宏村阿菊》等黄山特色演艺精品打造,徽州文化、红色文化、知青文化等旅游纪念品市场的开发,黄山文化产业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随着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拥有了国家战略层面的规划路线图,黄山文旅融合发展有了新突破。依托黄山风景区、潜口、呈坎、徽州古城、屯溪老街、花山谜窟、牯牛降、齐云山等重要节点,重点建设和大力培育黄山风景区、黟县西递宏村、歙县古城等文化产业集聚功能,推出一批旅游精品线路,如世界遗产典范游——神奇黄山与皖南古村落、中国画里乡村游——名山秀水古徽州等,着力打造新四军军部旧址、陶行知纪念馆等红色旅游线路,重点推进屯溪区屯溪老街文化产业基地项目、黄山新安茶文化旅游养生园、黄山管委会黄山南大门文化景观带建设等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建设。

  享受“文”活动

  日前,在休宁县万安新村农民文化乐园中,记者看到,村民们有的在文化活动室里下棋聊天,有的查阅资料、读书看报,一应俱全的基础设施为村民们休闲、娱乐提供了好去处。

  去年8月,我市积极落实省委宣传部结对共建指示精神,与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共同对万安镇吴尔宽故居进行保护开发,将其打造成为了集休闲、阅读、娱乐、教育为一体的农民文化乐园。如今一期工程已经对外开放,二期建设也已基本竣工。

  “十二五”以来,我市不断加强基层宣传文化设施阵地建设,全市10个图书馆、8个文化馆、2个美术馆、12家国有博物馆均实现了免费对外开放,10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均被评为安徽省等级站,37个村列入省级农民文化乐园,完成4628个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建设任务,全面实现已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的收看。

  一本本免费阅读的书籍,一场场带领农民致富的技术讲座,一台台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汇演……这些正在悄然改变着城乡群众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培育了社会新风,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向心力,促进了社会和谐。

  程朱理学、江戴朴学、新安画派、徽州四雕……数千年文脉涵养出悠悠古徽。如今,这古老的文化不但被传承着,也在被创新着,在一代代徽州人的努力下,徽文化正昂首阔步,走向繁荣,走向未来。

记者 孙冯燕

题图:近日,歙县精彩的舞龙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市民前来观赏

  特约摄影 吴建平

(责任编辑:董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