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墙白瓦间的一抹胭脂红——徽派戏曲
发布时间: 2019-09-20 浏览次数: 902

中国戏曲种类不知凡几,经过漫长的历史更迭最终演变成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由于区域文化的差异,在不同区域文化的土壤上,绽放的戏曲艺术之花也是千姿百态。

宋朝年间,歙州改名为徽州。徽州一府六县是地域概念,即原徽州府属歙县、黟县、婺源县、休宁县、祁门县、绩溪县六县。在长达890年的时间里,这六个县一直稳定地隶属于徽州。长时间的地方政权稳定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衍生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体系——徽文化。

到了现代,古徽州一府六县中有四县隶属地级市黄山市。“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宣传标语也让徽州成为了黄山市的代名词,徽文化也融入黄山市民的生活中,通过传统节日或者旧时建筑所表现。

在黄山市的著名景点黎阳老街中心有一处戏台,建筑年份不详,却也多年不曾有过“春娇满眼泪红绡,掠鬓云鬟旋装束”的名伶在台上惊鸿回眸,咿咿呀呀唱尽人间百态。黄山文化包含建筑、徽商、篆刻、民俗等各个方面,游客多数为那白墙灰瓦,绵绵青山,怪石云海而来,就连本地民众也没有几人了解那被称作“中国京剧之母”的徽派戏曲。

古时的徽州人善歌舞,东晋时新安歌舞就已蜚声海内。明代徽州人对戏剧的嗜好尤甚,各地族社每借祭祀仪礼、婚丧喜庆之际,聚众演戏,甚至在诉讼之后也有罚戏的习俗。徽州在外埠的富商,常以声伎相随,列歌舞、宴宾客。由于徽州戏剧活动较为普遍,观众主要是村镇平民,艺人在演出时,对曲词中那些高深典雅的戏文,往往予以改造,力求通俗。因而,逐步形成徽州戏剧独有的特征。

明嘉靖间,徽州艺人在吸收弋阳腔的基础上,形成徽州腔,是为徽剧的先声。徽州腔在寓意较深的曲词中,增加了大量的解释曲文,联缀曲辞,发挥剧情的滚唱,形成通俗易懂的新体曲文。并注意增加便于理解曲词的道白,如净丑间的戏谑语,彼此的设问、对答等,给观众以更多的戏剧性,扩大和增强原作表现生活的能力。明万历间,徽州、旌阳戏班上演目连戏,把民间杂要融入剧中,蹬桌、翻梯、飞叉、滚打、走索、跑圈、窜火、窜剑等,成为表演武戏的特殊招式,并运用火彩、幻术等特技,逐步形成徽剧的特殊风格。清代中期,徽剧风靡中国,形成一个唱、念、做、打并重的完美剧种。

徽派戏曲历史悠久,风格独特,但在说到中国戏曲时,众人只却闻京剧,不识徽曲,然而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徽戏起过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徽戏不仅为京剧的形成奠定了艺术大厦的基石,南方许多主要剧种如滇剧、粤剧、闽剧、桂剧、湘剧、赣剧、婺剧、淮剧等都与徽戏有着血脉相连的渊源关系。

现如今,戏剧以和流行音乐相结合的方式在年轻一代中掀起热潮,迎来了“非纯粹”的戏曲的春天。这种方式弊端显而易见,创作人根据自身理解和大众需求,做出他们心目中的“中国风戏曲”,不仅没有体现出中国戏曲的原滋原味,还让一部分人对中国的国粹产生了错误的理解。但是,纵然弊端明显,古今结合的音乐创作让更多人的年轻人知道了戏曲魅力,促使他们产生深入了解的欲望,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在黄山这片土地上,衍生着最纯粹的徽州文化。徽州文化的丰富多彩也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地方学——“徽学”,这与敦煌学和藏学并列的中国三大地域文化在旅游宣传时,却只能靠建筑和自然风光吸引游客。在这个徽州文化繁衍发展地方,缺少极具代表性的人文风情。徽派戏曲在这篇古老的土地上传承千年,戏曲文化缺少一个冲破岁月封印的契机。着重发展软文化,让徽派戏曲以一种崭新的面貌面向世人,这也将会是黄山文化发展的契机。

作者:魏怡童

责任编辑:王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