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亭糕,作为徽州地区的传统特色食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徽州人民喜爱的美食,更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渔亭糕制作技艺被列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无疑是对渔亭糕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可。
渔亭糕源于黟县古镇渔亭,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独特。它完全采用传统工艺,精选当地所产芝麻、大米、玉米、花生、桂花、麦芽糖等材料。制作时,只要把混合好的芝麻米粉,用熬制的蜜糖放在一起搅拌均匀,然后放入模具中压实、脱模后,放入炭火竹框中烘干即成。渔亭糕形状各式各样,主要依据模具的形状制作。而制作渔亭糕的模具也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模具都以徽派建筑木雕中的图案为造型,有玉如意、聚宝盆、麒麟、瑞狮、十二生肖、福禄寿三星、树叶、小鸟等等,具有浓郁的徽州地方特色。
作为徽州地区的特色传统食品,渔亭糕在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每当腊月时节,渔亭糕成为家家户户必备的年货。它不仅寓意着吉祥如意、幸福安康,更是徽州人民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随着交通的便利和信息的畅通,渔亭糕已经走出徽州,走向全国,甚至远销海外,成为连接家乡与游子的情感纽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渔亭糕的制作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在保持传统口味和造型基础上,现代的渔亭糕制作艺人开始尝试使用现代工艺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他们也研发出各种新口味、新造型的新产品,如巧克力味、水果味、卡通形状等,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喜爱。
渔亭糕制作技艺被列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徽州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然而,面对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竞争,渔亭糕的传承和发展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如何保持渔亭糕的传统特色,同时创新发展,适应市场需求,成为了渔亭糕制作艺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方面,我们应该尊重和传承渔亭糕的传统制作工艺,保护和发展徽州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积极探索渔亭糕的创新发展,通过研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让渔亭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同时,我们还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电子商务、社交媒体等,宣传和推广渔亭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种独特的非遗美食。
渔亭糕作为徽州地区的特色传统食品,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徽州文化的一张名片。它的传承和发展,不仅是对徽州文化的一种尊重,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继续发扬渔亭糕的文化价值,创新发展,让更多的人分享这份徽州美味。
记者:孙雅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