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国际传播研究院
黄山学院非遗数字创意产业学院
时间:2024-12-03 浏览:350
徽州之美,含蓄而深邃,就像岁月沉淀的佳酿,吸引着人们前来一探究竟。其悠久的文化传统、典雅的建筑风貌与宁静的生活氛围,交织成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水墨画卷,使人一旦踏入便沉醉不已,难以自拔。徽州的青砖黛瓦,给人以简洁、素雅的美感,诠释了徽州建筑的精髓,也反映出徽州居民朴实无华的品性。白色的墙体在岁月的洗礼后逐渐显现出斑驳的痕迹,这种斑驳增添了几分古朴的韵味,历经沧桑却依然温和,俨然是一处世外桃源。
徽州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追求建筑与山水、田园的和谐统一。安徽的宏村,构造非常独特,整个村落布局似“牛形”,三面环山,基本上保持坐北朝南状,这里的建筑风格和村落布局追求天地共生、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理念,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艺术手法。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欣赏,大量艺术家来这里写生,展现徽州建筑的优雅之美。然而部分古建筑因年久失修损坏,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护徽州建筑、展现美学价值的重要性,政府还设立了《村规民约》。宏村民宿老板张志信认为,《村规民约》对民宿的废水废物排放、油烟处理等都有规定,大家也习惯了自觉遵守,这对保护古建筑和环境很有帮助。徽州建筑将继续绽放光彩,向后人展现它的美学价值。
来到徽州古城,历经百年,古城的结构依然保存良好。纵观全国,徽州古城城墙的建造不仅仅具有全国古城墙防御的共性,还具有徽州地区独特的建筑风格。徽州历史博物馆大厅播放着徽州建筑的历史由来和发展,公元617-618年间将新安郡治迁歙,直到清末,歙县均为郡、州、路、府所在地,歙县古城成为四大古城之一。古城分内城、外廓,有东西南北四个门,县治与府治在同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城内的街巷纵横交错,古街古巷、城门、牌坊等错落有致,构成了一幅富有韵律和节奏感的空间画卷,人们在游览中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变迁和文化的传承发展。
徽州建筑的雕刻装饰栩栩如生,包括木雕、砖雕、石雕等。徽州三雕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是徽派建筑装饰的精华所在。歙县古城附近一家店名为“砚屋茶语”的张老板表示,这边的房子都是榫卯结构,屋顶都是虎头瓦,还有木窗户也被雕刻成各种形状,特别精美。这种些雕刻装饰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历史信息,既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又体现了徽州人文化观念和审美情趣。
徽州建筑是徽州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和哲学内涵。通过徽州建筑,可以了解到徽州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感受到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徽剧、徽州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徽州古城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这些艺术形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古城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氛围。
徽州建筑,不仅仅是居住的空间,更是心灵的归宿。它以独一无二、超凡脱俗的美学魅力,抚慰着人们疲惫的灵魂,让人们在喧嚣中找到一片宁静的港湾。它承载着徽州人的乡愁与记忆,见证了徽州地区的兴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徽州建筑的美学价值将在岁月的长河中永恒闪耀,为后代的人们带来益处。
记者:李格